2025年6月的一个午后,北京丰台区人民法院门口的树荫里,70岁的翟飞攥着判决书反复翻看。他脸上没什么明显表情,唯有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更多的却是被多年纷争熬出的疲惫。这场牵扯兄弟几人的遗产官司,终于有了结果,而一切要从十一年前说起。
翟飞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老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母亲杜梅、大哥翟春航、四哥翟秋林先后离世,家庭的变故早已让兄弟间的联结多了几分脆弱。2001年,父亲翟耀邦在丰台买下一套两居室,六弟翟宁因未婚独居,便一直陪父亲同住。那时一家人偶尔相聚,饭桌上谈的是家常,没人想到,这套房子,会在日后成为兄弟间的矛盾焦点。
2014年夏天,翟耀邦突发心脏病离世,留下房产与部分存款。依法律规定,遗产本应由兄弟几人平分,可持有房屋钥匙与父亲银行卡的翟宁,却悄悄动了私心。父亲下葬后不久,他便将房子出租,每月几千元租金尽数收入囊中,对其他继承人只字未提。其他兄弟偶然从邻居口中得知租房的事,心里不是滋味。
二哥翟冬祥念及手足情分,在家庭会议上对翟宁说:“爸走得突然,房子先让你看着,等过阵子大家都有空了,再坐下来商量怎么分。”三哥翟夏明连声附和,翟飞虽有顾虑,却也没反对。可这“一商量”,就等了整整十年。
十年间,北京的房价翻了几番,这套房子的月租金也从最初的几千块涨到了近万元。翟飞与两个哥哥找过翟宁不下十次,可每次一提遗产分割,翟宁要么以“房子还在出租,解约要赔钱”为借口推脱,要么拍着桌子喊:“我陪爸住这么多年,端茶倒水、看病陪护都是我,这房子就该归我,租金凭什么分你们?”次数多了,兄弟间的情分渐渐被磨没。
2025年初,看着年迈的二哥、三哥渐渐没了争执的精力,翟飞明白不能再耗下去。他四处打听后找到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应得份额。律所听完案情,当即接受委托,指派律师玄成功、赵晓冉代理此案。
在会议室沟通时,冠领律师明确告知翟飞:“要打赢官司,需先理清继承人范围。您大哥、四哥已故,其子女有代位继承权,必须列为共同原告,这一步绝不能遗漏。”
随后,律师先赴房屋管理部门调取档案,确认这套房是翟耀邦的个人财产,和翟宁没有任何出资关系;又联系租客、物业,收集近十年房屋租赁合同,逐笔核算出总租金收益;同时通过银行调取翟耀邦去世后的存款流水,查清存款被翟宁支取的事实。证据准备充分后,律师将翟宁列为被告,代理翟飞向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当天,翟宁态度依旧强硬,拿出几张模糊的收据,声称当年父亲买房时自己出了两万元,还称这些年照顾父亲“付出心血”,理应多分遗产,甚至要求从租金里扣除“照顾费”。
面对翟宁的辩解,冠领律师逐条反驳:“首先,翟宁提供的收据既无收款人签名,也无对应银行转账记录,无法证明出资事实;其次,根据《民法典》规定,遗产按法定顺序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翟宁虽与被继承人共同居住,但其他继承人也定期探望父亲、支付医药费,不能以此作为独占遗产的理由。”
接着,冠领律师进一步强调:“房屋租金属于遗产产生的法定孳息,依法应纳入遗产范围,由全体继承人共同分割。翟宁在未告知其他继承人的情况下,擅自占用租金十一年,已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必须予以返还。”
冠领律师的陈述有理有据,为法院公正判决提供了坚实支撑。最终,法院审理后采纳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判决翟飞获得涉案房产15%的份额、2.3万余元租金补偿,以及近千元存款分割款,其他继承人也拿到了相应遗产份额。
拿到判决款项那天,翟飞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冠领律所。锦旗上“百姓好律师,法律保护神”十个字,是他对冠领律师最真挚的感谢。(文中人物除代理律师外均为化名)
撰稿人:凌浩
审核主编: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