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最后一天,办公室里满是即将迎来假期的喜悦氛围,同事们的交谈声中都透着轻松愉悦。就在这时,王梦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的是好友刘贵成。放下电话后,她来到公司楼下,远远就望见刘贵成迈着轻快的步伐朝自己走来。“梦姐,这次真是给你添麻烦了。”刘贵成搓着手,眼中闪烁着恳求的光芒,“就借一天,10月1号当天办完事立刻还你。”
王梦下意识地摩挲着车钥匙的锯齿边缘。这辆白色丰田,是她用五年积蓄换来的宝贝。平日里,就算有同事想搭个顺风车,她都得斟酌再三。可眼前的刘贵成不一样,他们是大学同窗,毕业后又一同留在广州打拼,周末常常相约爬山、吃饭,情谊深厚。
“你的车是咋回事?”面对王梦的疑问,刘贵成叹了口气:“别提了,原定今天能取车,结果发现变速箱有点问题,要延到三号。”他掏出手机,翻出与4S店的聊天记录给王梦看,“明天我约了客户谈项目,没车实在不方便。”
王梦将车钥匙递向刘贵成:“记得加满油还我。”刘贵成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忙不迭地点头,接过钥匙后,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小心驾驶,绝不会让车有一丝剐痕。看着刘贵成欢喜离去的背影,王梦心里掠过一丝莫名的不安。她摇摇头,把这归咎于第一次借车给别人产生的正常担忧。毕竟刘贵成驾龄比她长,平时开车也很稳当。
夜幕降临后,王梦的手机突然亮起。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像一柄冰锥,瞬间刺穿了王梦的睡意:“您的车辆在星光大道发生交通事故,请立即联系交警大队。”王梦拨通刘贵成的电话,漫长的等待音后转入语音信箱。她连续打了七八通,始终无人接听。
第二天清晨,王梦带着明显的黑眼圈,急匆匆地赶至交警大队。事故责任认定书上明确指出,刘贵成酒后驾车,倒车时未注意后方情况,撞倒行人何静,导致其右腿粉碎性骨折。交警陈述道:“伤者已住院接受治疗,初步评定为十级伤残。”王梦的耳边嗡嗡作响,她怎么也想不到刘贵成会在借车的当晚就去喝酒。更令她心寒的是,从事故发生到现在十二个小时过去,刘贵成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
此后的日子,仿佛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伤者何静因找不到肇事者赔偿,转而向车主王梦提出赔偿要求。然而,王梦认为事故发生时车辆并非由她使用,故不应由她承担赔偿责任。于是,何静在2023年5月将肇事人刘贵成、车主王梦及肇事车辆承保的保险公司一同告上法庭。当法院传票送达时,王梦正在办公室整理季度报表,到16万元的索赔金额,仿佛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于是,她觉得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经朋友介绍,王梦前往北京冠领(广州)律师事务所求助。律所经研判后,委派律师蒋子军代为应诉。
冠领律师接案后立即联系王梦了解案件具体情况。通过与王梦的沟通得知,刘贵成在借车时隐瞒了因交通事故被吊销驾驶证的情况,导致此次事故属于“无证驾驶”。律师深知,想要帮王梦摆脱困境,关键在于厘清各方责任,找出对王梦有利的证据。之后,冠领律师反复向王梦确认,在出借车辆时是否询问过刘贵成有无驾驶证件的情况。王梦回忆道,的确曾询问过他是否持有驾驶证,并证实二人为普通朋友关系。
冠领律师认为王梦出借车辆是出于善意,她在借车时,并不知晓刘贵成当晚有饮酒的计划,且刘贵成拥有合法的驾驶资格,平时开车也较为稳重,王梦基于对朋友的信任才将车借出,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同时,律师联系到刘贵成了解事故经过,得知他之前确实有驾照并提供了驾驶证照片,这将成为案件的重要证据。在调取了肇事车辆的相关信息并核实了车主信息、事故详情以及交通事故认定书等具体情况后,冠领律师代理王梦出庭应诉。
庭审中,保险公司极力撇清相应赔偿责任,提供了保险行业规范以证明肇事者无证驾驶及酒驾是非常重大的过错。冠领律师立即查询相关法律依据,发现这只是保险公司的业内规范,与法律规定的保险公司责任相冲突,不应被适用。
此外,根据《民法典》规定,王梦在出借车辆时确认了刘贵成是否持有驾驶证,证明王梦尽到了审慎注意义务。就赔偿责任的划分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责任属于机动车一方的,首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如果不足,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偿。事故车辆已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保险限额为100万元。因此何静主要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的承保金额能够完全覆盖何静的所有费用支出。
经法院审理,采纳了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判决:保险公司限期内向何静支付赔偿款16万余元,王梦无需向何静支付赔偿款。
听到这个判决结果,王梦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这场借车引发的风波,在冠领律师的专业帮助下,终于得到了公正的解决。借此提醒大家:借车前务必查验证件、明确用途、检查保险、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划分,避免事后纠纷。(本文除冠领律师外均为化名)
撰稿人:毛梦遥
审核人: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