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深秋,阳翟站在自家楼下,仰头望着那扇熟悉的窗户,屋内漆黑一片,没有一丝光亮。女儿阳洋今年七岁,此刻正在邻居家借宿,而妻子高汉娜,不知又去了哪里。风卷起地上的枯叶,簌簌作响,就像他破碎的心,在寒夜里发出无声的哀鸣。这段婚姻,从最初的甜蜜,走到如今的冰冷,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记忆回到2014年的夏天,在亲戚的撮合下,阳翟与高汉娜相识。那时的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很快便携手走进了朝阳区民政局。次年,女儿阳洋的降临,本应是幸福的升华,却没想到成了矛盾的开端。
阳翟一心想给妻女最好的生活,在职场拼命打拼,常常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他多希望能得到妻子的一句关怀,可迎接他的,只有空荡荡的屋子和令人窒息的沉默。高汉娜对他的付出熟视无睹,两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分歧也日益加深。即便阳翟的父母时常来帮忙,也无法填补两人之间越来越大的鸿沟。
后来,高汉娜开始频繁夜不归宿,对女儿也渐渐失去了耐心,阳翟看着女儿委屈的小脸,终于下定决心结束这段早已名存实亡的婚姻。
面对离婚涉及的财产分割、孩子抚养权等复杂问题,阳翟在朋友的建议下,走进了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石立莹接受律所指派代理此案。初次见面,律师并没有急于展开询问,而是耐心倾听他诉说这些年的委屈与无奈。在交谈过程中,律师敏锐地捕捉到高汉娜异常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问题,她意识到,查明婚姻中的过错方,对案件走向起着关键作用。
律师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采用了迂回的调查策略。她先从阳翟提供的生活细节入手,梳理高汉娜的日常行为轨迹。通过走访邻居、调取社区监控,一点点拼凑出高汉娜夜不归宿的证据。同时,她还巧妙地通过与高汉娜社交圈的旁敲侧击,终于证实高汉娜存在出轨行为。
在准备诉讼期间,阳翟内心十分纠结。他念着多年夫妻情分,也考虑到高汉娜是女儿的母亲,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看。律师深深理解他的心情,她决定采取“以柔克刚”的方式推进案件。她先是和主审法官沟通,争取到了更多调解时间,然后多次尝试与高汉娜面谈。
律师没有一上来就指责,而是从孩子的成长角度出发,耐心地和高汉娜分析利弊,希望她能正视问题,共同妥善解决矛盾。
然而,开庭那天,高汉娜还是抢先发难,坚称自己在婚后房产购买时出过资,应分得更多份额,还强调孩子一直由她照顾,抚养权非她莫属。律师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开始反驳。她拿出阳翟多年来的工资单、加班记录,这些文件无声地诉说着阳翟为家庭经济付出的努力。
接着,律师又展示了走访调查得来的证据,邻居们的证人证言,还有那些记录着高汉娜夜不归宿的监控截图,每一项证据都直指高汉娜在婚姻中的过错。当出轨的事实被摆在明面上时,高汉娜的眼神慌乱地躲避着众人的目光。
律师见此情景,表示大家如今走到这一步,该放下的是怨怼,而非是责任。她轻轻翻开桌上阳洋的成长相册,指着其中灿烂的笑脸,“孩子需要的不是破碎的争吵,而是完整的爱。守护她的未来,才是你们此刻最该共同奔赴的方向。”这番话让法庭上凝滞的气氛稍稍松动。
经过多轮艰难的协商,2022年9月,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房子归阳翟所有,他继续还贷并分期支付高汉娜房屋补偿款;各自名下存款归各自所有;女儿阳洋由阳翟抚养,高汉娜每月支付一万元抚养费直至孩子18岁。随后,法院对上述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
走出法院,阳翟仰头望向澄澈的天空,嘴角不自觉扬起释然的弧度。婚姻原是春日里交缠生长的藤蔓,曾以爱为土壤蓬勃舒展,却在时光的风雨中,因缺少精心呵护而裂痕渐生。当激情归于平淡,经营婚姻的智慧与耐心,远比想象中重要。
这场由冠领律师促成的调解,不仅平息了阳翟与高汉娜的纷争,更让我们看到,法律并非冰冷无情,而是以公正为尺、以温情为怀,在婚姻困境中,为破碎的关系找到妥善的出口。
(文中人物除代理律师外均为化名)
撰稿人:凌浩
审核主编:段光平